...人类血小板血型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这些抗原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分为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非特异性特原与红细胞血型、HLA血型的抗原有关;特异性抗原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簇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在其他细胞和...
...(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系血小板有效性生成过多所致,部分为骨髓增生性疾病之一。最常见的原因是出血、组织炎症与坏死、恶性肿瘤、缺铁以及脾切除术后。 (二)发病机制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原因可能与血浆血小板刺激因子(plasma ...
...西医治疗 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进行病因治疗。如血小板在30×109/L (3万/mm3)以上,出血不严重,可不做特殊治疗,因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自限性疾病,数天或1~2周可自然恢复,如血小板数≤30×109/L (3万/mm...
...一、临床表现 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A),血小板寿命缩短,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即可诊断。 ...
...(一)发病原因 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原体如表1。 (二)发病机制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随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致病的可能机制有:①巨核细胞直接受损,产生血小板减少;②病原体直接破坏或消耗血小板,血小板...
...诊断 临床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应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 可直接测定母、儿血中血小板抗原和抗体,可助确诊同族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测定技术难度大,只能在少数科研实验室进行。临床诊断可...
...(一)治疗 本病是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1.局部出血可用压迫止血。 2.出血严重时可以输注血小板悬液,但是,多次输注可引起同种免疫反应,且有GPⅡb-Ⅲa抗体形成,因此,最好输注去除白细胞的AB0和HLA配型一致的单采血小板。...
...小儿Glanzmann-Naegli综合征,小儿Glanzmann病,小儿血小板功能不全,小儿血小板机能不全,小儿血小板衰弱症 瑞士医师于1918年首先报道本病,故又称Glazmanns thrombasthenia(GT)。本病属血小板...
...小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本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两种,无原发病的血小板增多伴出血现象,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在某些生理状态(如运动后)以及不同类型的急、慢性疾病时,均有可能使血小板数升至400×109/L以上,称继发性(...
...由于病因不同,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1.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出生后即发病:第一胎出生后即可发病,胎儿期很少发病。虽然胎儿血小板减少,但出生时无明显出血表现,而在出生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瘀点,与婴儿在分娩时受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