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贝母《尔雅》名 ,《国风》名虻。河中、荆襄、江南皆有,唯川蜀出者为佳,其子在根下,内心外瓣,其色黄白,如聚贝子,故名贝母。)贝母川产者味甘淡,土产者味苦辛。《本经》气...
...目录 《中药大辞典》卵叶贝母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卵叶贝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Luǎn Yè Bèi Mǔ 【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卵叶贝母兰的全草。7~9月...
...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考证】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以上一方,贝母三分。仲景氏用贝母也,特此一方已然。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旁治咳嗽、乳汁不下也。乃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其归一也已。其功于桔梗,大同而小异也。【...
...目录 《圣济总录》茯苓贝母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茯苓贝母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锉)3分,贝母(焙)3分,桑根白皮(炙,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肺经虚气,肿满喘痞,气促咳嗽。【用法用量】...
...目录 《鸡峰普济方》团参丸 《袖珍方》团参丸 《是斋百一选方》团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七:团参丸【处方】团参60克 人参30克 大腹皮 橘皮(黄者)各30克 麦门冬60克 吴茱萸15克 半夏曲30克 槟榔 ...
...【气味】辛平无毒.乃肺金气分中药也.【主治】腹中结实.心下痞满.疗时疾黄胆.和砂糖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敛疮口.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与连翘同服主项下瘿瘤.故伤寒寒实结胸.外无热症者.三物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内有贝母也...
...目录 《直指小儿方》团参汤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团参汤 《冯氏锦囊秘录》团参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直指小儿方》:团参汤【处方】新罗人参 川当归各9克【功能主治】治小儿自汗盗汗;大惊卒恐。【用法用量】上药锉细,用雄猪心1个,切成3...
...目录 《古今医鉴》贝母瓜蒌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医鉴》:贝母瓜蒌汤【处方】贝母(去心)、瓜蒌仁(去油)、天南星(制)、荆芥穗、防风(去芦)、黄柏(去粗皮)、羌活、黄芩、黄连、白术、橘皮(去白)、薄桂、半夏(炮7次)、威灵仙、...
...目录 《圣惠》含化贝母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含化贝母丸【处方】贝母1两(酥炙微黄),款冬花2两,桂心1两,百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乳2两(去粗皮,涂酥炙令黄),甘草半两(...
...气平.味辛.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去心糯米炒)贝母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伤寒烦热者.伤寒有五.风寒湿热温.而风与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