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言 1881年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
...;(《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
...所欢迎,风行一时。后又撰言情小说十余部,并将《玉梨魂》充实整理,改名《雪鸿泪史》,采用了中国小说史上亘古未有的日记体,影响很大。他还是个灯谜大家,创建了常熟第一个灯谜社团“琴心谜社”,主编刊印了常熟第一种谜书《琴心文虎》。 《玉梨魂》。中国...
...社会意义。 与小说有关的文章: 1、《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小说史 2、《呐喊》鲁迅小说集 3、《故事新编》鲁迅小说集 ...
...广昌隆绸庄寄售。第一册原收小说七篇,署“树人”译者二篇(安德烈夫的《谩》和《默》);第二册原收小说九篇,署“树人”译者一篇(迦尔洵的《四日》)。一九二一年增订改版合为一册,上海群益书社出版。 〔2〕本篇及下一篇《略例》,最初均印入《域外小说集...
...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三、戚序本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
...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谢公云:‘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解耳。’庾意甚不以为好。因陈东亭(王癲)《经酒垆下赋》,读毕都不下赏裁,直云:‘君乃复作裴氏学。’于此《语林》遂废。今时有者,皆是先写,无复谢语。” 〔14〕阮籍参看本卷第173页注...
...,以及世态人情的浇薄、奸诈等等进行喇讽和指斥;或对道学家的拘迂、虚伪给以深刻揭露。还有几篇不怕鬼的故事,写来饶有趣昧.脍炙人口。此外,书中对异域的描绘.文笔清新,引入入胜。 文字的风格,尚质黜华,简雅隽永。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给予较高评价...
...指没有根据的话。 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四:“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之序文冠其首,而~乃愈不可拔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 偏正式...
...。《海山记》,一卷,记述隋炀帝造西苑、凿五湖等事。《开河记》,一卷,记述麻叔谋为隋炀帝开运河掘墓虐民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中指出,“《海山记》已见于《青琐高议》中,自是北宋人作,余当亦同”。韩握(844—923),字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