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_《药症忌宜》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繇于脾胃薄弱,胃家有湿热,及留饮所致。忌同前。宜益气健脾,酸寒,苦寒,淡渗。人参 半夏 白术 橘皮 茯苓 扁豆 白芍 木瓜 泽泻 兼服生脉散...

http://qihuangzhishu.com/897/12.htm

伤暑_《脉因证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治暑伤金,虚甚。玉龙丸 曾用治暑。油炒半夏、姜汁丸。补中益气汤 治疰夏痰渗。二苓汤 治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此名中湿。泽泻(一两) 滑石(二两) 茯苓 猪苓 白术(半两)暑风挟火,痰实者,可用吐法。玉龙丸 治暑泄泻,或二...

http://qihuangzhishu.com/744/15.htm

时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隐疹脏结燥矢躁狂憎寒痄腮谵妄瘴疟振寒证症候支膈中暑注下疰夏(夏疰)转筋壮热灼热卒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bing-2724.html

夏至养生_【中医宝典】

...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33.html

传统中药店“礼数茶”很保健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六一散、青蒿、荷叶等组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暑的作用,老少皆宜服用。 眼下大热,方回春堂国医馆博士生导师黄英俊医师推荐了一些防疰夏和中暑的传统凉茶经验方,特别适合家庭调制: 消暑茶——刘寄奴、银花组方,能清热解毒、消胀去暑; 荷叶茶——荷叶、...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43.html

伤暑_《脉因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治暑伤金,虚甚。玉龙丸 曾用治暑。油炒半夏、姜汁丸。补中益气汤 治疰夏痰渗。二苓汤 治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此名中湿。泽泻(一两) 滑石(二两) 茯苓 猪苓 白术(半两)暑风挟火,痰实者,可用吐法。玉龙丸 治暑泄泻,或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yinzhengzhi/744-5-10.html

立夏美食——蚕豆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用鲜蚕豆为主料烹制的菜点富含维生素B1o立夏时节,在宴会设计中安排一道鲜蚕豆菜肴,将有助于宴会食品的营养平衡。 南方有“桃树底下烧豆饭吃,防疰夏”这种风俗。蚕豆是南方“立夏三鲜”之一。蚕豆,又叫胡豆、佛豆、罗汉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214.html

清宫祛暑方药_方剂知识_【中医宝典】

...霍乱,痢疾、疟疾,疰夏等病。 如此众多的宫廷祛暑方,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是经过化裁的历代名方,有的是从民间征集的验方、秘方,有的是御医们经验良方,还有的是臣僚们向宫廷的献方,所以其疗效大多确实。其中不少成方,仍为今天临床上的常见方剂,是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37.html

夏至的农谚_【二十四节气】

...爱玩夏至,爱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馄饨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长一线 夏至 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芒种不下雨,夏至...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92.html

晨斋枸杞一杯羹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滋阴壮阳、强筋壮骨、益智润肤功效,尤其适宜年老体弱者长期服用;枸杞子与五味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疰夏虚病。 枸杞不应长时间清洗,以免营养成分流失,用温水稍洗即可。在煲汤、熬粥、烹调药膳时,应在汤粥即熟时放入,稍沸即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862.html

共找到1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