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健旺则肝风无所乘侮。古人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医生乙】请老师谈谈此病治取十全大补汤加炒荆芥的原理是什么?【老师】十全大补汤出于李东垣的《医学发明》。李氏创此方原奉用治虚劳喘促、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等证。由于此方大...
...津伤之证,治宜清热豁痰,润燥生津。用唐宗海《血证论》所载豁痰丸:当归10g,知母10g,天花粉15g,白前根10g,麦冬15g,枳壳10g,杏仁10g,瓜蒌仁12g,桔梗10g,射干6g,茯苓巫5g,石斛15g,生甘草6g,鲜竹沥300ml...
...张锡纯谓“二药大能固涩下焦,为治崩之主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放�品椒安冲汤》)是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本于《内经》四乌鰂骨(海螵蛸)一菇茹(茜草)丸之意,在治崩漏的安冲汤、固冲汤,以及治疗妇女赤白带下的清带汤中,皆用二药。以上九药是安冲...
...治疗。我就曾遇到过几例,按外感咳嗽治疗无效,迁延数日,愈咳愈频,直至出现持续性痉挛性呛咳,并伴有特殊的深长吸气声和鸡鸣样回声,方知确实是顿咳。于是按照《景岳全书》所示,用桑白皮汤(桑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加减泻肺镇咳...
...局限于眼科的套方套药,不也具有整体观念吗?【老师】前医确实具有整体观念,而且每一种治法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这是由于,中医学的每一个脏腑都自成系统,而眼与诸脏腑均有密切的关系。如眼与心:“目者心之使也”。(《灵枢.大惑论》)眼与肝:摳慰�嫌谀繑...
...四逆散的治验不少,不知曾治疗过哪些疾病?【老师】治过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肝炎后遗症,妇女及男子更年期综合征,慢性附件炎,神经官能症等等。这些都是西医病名,不要让它们束缚住自己的头脑。临床上只须观其脉证,如确属肝肾阴虚合并肝郁气滞者,用之...
...干咽涩、食不得下。古人认为此证的病机复杂,如李中梓《医宗必读》云,“噤口乃食不得入,到口即吐。有邪在上膈,火气冲逆者;有胃虚呕逆者;有阳气不足,宿食未消者;有肝气呕吐者;有水饮停骤者;有积秽在下,恶气熏蒸者”。然临床所见,一般不外两种情况:...
...该病的几个主要临床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等能较好得到消除,有利于提高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3.7本组方案治疗1例胃窦溃疡病人无效,该病人接受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再一次逐次发生,并逐渐加重。后再次胃镜检查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