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万章章句下_《孟子

...之?” 曰“今之諸侯取之於民也,猶禦也。苟善其禮際矣,斯君子受之,問何說也?” 曰“子以為有王者作,將比今之諸侯而誅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後誅之乎?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至義之盡也。孔子之仕於魯也,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獵較猶可,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96.html

卷五_《孟子注疏》

...《论语》“孟孙问孝於孔子孔子对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曾子传孔子之言而云,孟子所以引为曾子言矣。○注“滕、鲁国同姓,俱鲁周公之後”。○正义曰案鲁隐公十一年,滕侯与薛侯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28.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二节解析

...关于“信”的问题,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的说法 孔子一方面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另一方面却又说“言必信,行必果,孩在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一方面说“君子不亮,恶乎执?”另一方面却又说...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15.html

孔子简介_儒家_【文学360】

...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8.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译文及注释

...,用旌旗召唤管理园林的官吏而召唤不来,就想杀掉他。‘有志之士不会忘记自己身处沟壑的处境,有勇之士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孔子会取哪一种呢?取不召唤就不去的那种。” 万章说“冒昧地请问召唤管理园林的官吏要用什么方式呢?” 孟子“用皮帽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09.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读解

...景春崇拜公孙衍和张仪,认为他们“一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行为乃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威风凛凛、威震八方,叱吒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一直到现在还普遍存在,但这是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的呢?孟子进行了反驳。公孙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63.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读解

...追求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孟子回答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面对着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不动心,那是很难做到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不迷惑于人生道路上的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对自己树立起来的思想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5.html

孔子·上智部·智囊(选录)

...【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

http://wenxue360.com/guji/6251.html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译文

...子路初次拜见孔子孔子“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赶得上你呢!”子路说“学习真的有用吗?” 孔子“国君如果没有谏的臣子就会失去正道,读书人没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728.html

孔子的品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儒家_【文学360】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1.html

共找到504,4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