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应诏集》第二卷(苏辙·进论五首) 《汉论》苏辙 古之圣人,制为君臣之分,天子以其一身,立乎天下之上,安受天下之奉己而不辞。 天下之人,奇才壮士,争出其力,自尽于天子之下,而无所逃遁。 此二者何为如此也?天下之事,固其贤者为之也。 ...
...《栾城应诏集》第三卷(苏辙·进论五首) 《唐论》苏辙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快,外重则为外患。 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 当此之时,谓之内重。 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
...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 水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 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九月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旱久翻成雾雨灾,老人腹疾强衔杯。 官醅菉豆适初熟,篱菊黄花终未开。 儿女共怜佳节过,鸡豚恐有故人来。 衰年此会真...
...。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和子由四首·送春》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病,过此二物。) 鬓丝...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也。 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 时为籀等言,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
...《栾城应诏集》第十一卷(苏辙·试论八首) 《王者不治夷狄论》苏辙 儒者必慎其所习,习之不正,终身病之。 《公羊》之书,好为异说而无统,多作新意以变惑天下之耳目,是以汉之诸儒治《公羊》者,比于他经,最为迂阔。 至于何休,而其用意又甚于《公羊...
...《栾城集》第三十三卷(苏辙·北门书诏五十四首) 《麻制十三首》苏辙 ○除苗授保康军节度知潞州制 门下:上将之任,本智略以为先。 万夫所望,亦材武之兼尚。 惟擢拜之未几,极辞疾以告劳。 言念悃诚,式敷明命。 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黔州...
...诗,有《栾城第三集序》、《卜居赋》、《再题老子解后》。二年壬辰有《壬辰年写真赞》。二月,有《壬辰生日》诗,记胸中所怀,自作一首。五月十九日,有《喜雨》诗、有《送迟赴登封丞》诗。八月辛亥,题《蔡几先海外所集文》后。九月庚申,有《坟院记》。是月...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侄房添一男孙,予亦葺成敝庐,皆别后事。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次前韵》 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
...《栾城应诏集》第七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有权臣,有重臣,二者其迹相近而难明。 天下之人知恶夫权臣之为,而世之重臣亦遂不容于其间。 夫权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有;而重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 天下徒见其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